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对受欺凌者施加的攻击行为,然而并非仅有受欺凌者遭受欺凌带的的危害,校园欺凌也对欺凌者、甚至旁观者的身心发展、学业表现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校园欺凌的消极影响不仅限于参与欺凌的学生之间,也会扩散到整个校园、家庭、以及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欺凌是对儿童青少年基本人权的践踏,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

(一)欺凌事件对受欺凌者的影响

欺凌事件发生时,受欺凌者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往往无力保护自己,通常采取逃避、退缩等方式来应对欺凌者的行为。而他们的这种逃避、退缩行为恰恰强化了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使欺凌者体验到一种力量感,从而使欺凌事件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受欺凌之后的最明显的后果通常是身体受到伤害。这种伤害往往是欺凌者通过身体欺凌的方式造成的,如踢、打受欺凌者。轻者鼻青脸肿,被咬伤、挖伤、抓伤;重者眼睛受伤、骨折、脑震荡或造成终身残疾等。

受到欺凌以后,儿童和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降低,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都非常消极。与一般儿童和欺凌者相比,受欺凌者对自己的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在社会关系中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受欺凌者还有很严重的情绪适应问题。受欺凌者自尊心较弱,表现出浓重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以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有强烈的抑郁症状。他们感到孤独、焦虑,甚至在小学时期就有自杀念头。受到欺凌以后,儿童和青少年还会产生其他一些心身疾病(即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身体症状)和相关症状,如注意力分散、头痛、胃痛、失眠、作噩梦等,继而对日常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等造成影响。

受欺凌者因受到欺凌而对欺凌发生的场所产生恐惧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这种体验会使他们逃避某些场所,如逃学,避免到学校的某些场所等。同时受欺凌者因害怕受欺凌而不愿上学,也会对学校逐渐失去兴趣,或者是在学校上课时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受欺凌者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受欺凌者常常被孤立和受排斥。他们往往缺乏人际吸引力,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行为退缩,而这种行为退缩反过来又导致其社交技能更差,更不为同伴喜欢。

受欺凌者还会表现出破坏性或攻击性行为。他们在受到欺凌之后,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或严重消极的措施对欺凌者做出反击,或者转而欺凌更为弱小的行为。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频繁地受欺凌会对他们人格发展的完善产生影响。受欺凌者对周围的人持有怀疑或不信任感,这样逐渐发展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如退缩、内向。这些消极的人格倾向制约了他们与同伴交往、对待世界的态度与问题解决策略,使他们又沦为他人欺凌的对象。而这又反过来促成其消极人格的构成,限制了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欺凌事件对欺凌者的影响

人们在对待欺凌事件时,往往更得多地是去帮助受欺凌者,而对于欺凌者只有谴责和惩罚。然而受到欺凌事件的伤害或消极影响的不只是受欺凌者;欺凌者在给受欺凌者带来伤害的同时,自身也会遭受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欺凌者具有某种特定的气质和情感特点。他们的冲动性高于一般儿童,同时也非常地情绪化。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通过动作直接表达内心的意愿、舒解内心的情绪和压力。欺凌者多脾气暴躁,很容易被激怒,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经常地欺凌他人,会使这些气质特点长期稳固出现在他们身上,形成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

欺凌者不良的个性特点会妨碍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排斥,从而造成同伴关系十分糟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和低下的社交地位一方面会对欺凌者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正常学生的排斥与拒绝又会使欺凌者集合在一起结成不良同伴团伙,进一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欺凌者的学业成绩以及学业能力较低,伴随较高的学习焦虑和学习问题。同时,欺凌者在学校经常有一些违规行为,他们与老师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教师对他们经常责备、批评或约束,致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和紧张。同时,他们会经常逃学,在校外卷入攻击性事件中。

除校园欺凌外,欺凌者还可能参与到其他反社会的暴力行为中。欺凌者成年以后比一般人更容易犯罪。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在成年后其严重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出至少4倍。Olweus(2011)的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早期的欺凌行为能够预测后继的犯罪行为,很多登记在册的犯罪者都有校园欺凌的前科,其中55%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一次的犯罪经历,多达36%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三次的犯罪经历。

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有情绪适应问题。欺凌者自尊较低,情绪不稳定,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欺凌所产生的危害具有代际传递性。如果不对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进行适时干预,那他们的行为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并且可能在在家之后、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在家庭中通过暴力或攻击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家人会使其子女通过观察学习的方式而习得他们的行为,从而又使其子女在学校中也采取欺凌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欺凌事件对旁观学生及受害学生家长的影响

欺凌的消极影响并不限于学校欺凌者与受欺凌者。就像将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塘中,石头在入水处造成的波动最大,但正像波纹一样,欺凌事件的影响也会向周围扩散,而影响到其他的群体或个人。

将近90%的欺凌发生的时候,会有旁观的学生。其中的一些学生可能迫于尤其是欺凌者的压力而参与欺凌;也有学生可能因为害怕遭到欺凌者的报复而不敢出手帮助被欺凌的朋友,并因此产生愧疚感或无能感。有研究表明,与没经历过欺凌的学生相比,作为旁观者经历过欺凌的学生会在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上出现问题。

欺凌事件发生后,如果教师或学校缺乏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其他学生观察到欺凌行为能带来支配感、控制、或其他优势、同时代价很小,那么这些学生以后也很有可能采用欺凌或其他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得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受害学生家长以看作是欺凌的次级受害者。家长觉得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以后,父母通常感到愤怒,但同时会心怀愧疚、感到伤心难过。

(四)学校欺凌对学校风气、德育工作等方面的影响

学校里发生的欺凌行为会“污染”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导致其他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整个学校的管理将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八条规定:“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学生行为规范更是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凌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条)。显然,欺凌行为与这些行为守则和规范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防止和干预校园欺凌是学校德育荼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学校欺凌对社会的影响

学校中的欺凌事件还会波及到学校周边地区。在学校里发生的欺凌行为还会延伸到上学或放学路上、街上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或一些购物中心等。

在健康和医疗卫生方面,受欺凌者和欺凌者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包括头疼、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病理症状以及后续的其他问题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在社会安全和稳定方面,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3倍,并且有更多的毒品和酒精滥用,由此给司法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也造成了负担。

(六)欺凌行为是对基本民主权利的侵犯

欺凌是对儿童青少年基本人权的践踏,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由于欺凌会导致学校滋生恐惧、导致不尊重和混乱的校园氛围,与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的学校建设目标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从国际人权法(如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来说,“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明显,校园欺凌是对受侵害青少年基本人权的侵害。此外,学生中的欺凌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上以强凌弱现象的一种映射。权利和力量的滥用和以强凌弱现象在校园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的不平等现象,这既与我国提倡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也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

Leave a Reply